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970334
天然黄酮类单体化合物抗焦虑作用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期
     5,7,3′,4′位羟基取代的木樨草素在4种不同的焦虑模型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洞板实验僵直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均表现出潜在的抗焦虑活性

    5,7羟基取代、8位甲氧基取代的汉黄芩素,Hui K M等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发现,剂量为7.5~3mg·kg-1时表现出与地西泮同样的抗焦虑活性,并发现存在剂量依赖的现象。而相较于白杨素,6位取代的黄芩素(0.02,0.2pmol)可增加大鼠进入开臂的时间和探洞频率,表现出抗焦虑活性,且研究表明黄芩苷和黄芩素腹腔注射有效剂量在小鼠Vogel饮水冲突实验中表现出抗焦虑活性,由此可以推测黄芩苷抗焦虑作用的基础物质可能是其苷元黄芩素

    6-羟基黄酮的结构与其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有明显的区别,除6位羟基取代,其他位置均无取代,Ren L H等通过经典行为学实验验证了6-羟基黄酮同样具有抗焦虑活性,且在具有抗焦虑活性的剂量下无镇静认知损害肌肉松弛运动不协调和抗惊厥作用

    由2个芹菜素通过3′位和8位连接组成的穗花杉双黄酮(CF-2),Ishola I O等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并以氟马西尼(离子型CARA受体拮抗剂)作前处理洞板实验和明暗箱实验评价其抗焦虑活性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9 字符